张燕:丹麦一个童话国度的幼儿教育

丹麦是安徒生的故乡。安徒生和他的童话享誉世界,丹麦如同一个童话的国度也为世人广为周知。童话中的鱼美人、丑小鸭、拇指姑娘等都是中国人所熟知和喜爱的。近几十年又有乐高、嘉士伯等进入了国人的日常生活。

2018年我有幸参加了“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第二期培训项目,成为其中一员,在丹麦生活了两周,通过讲座和学习讨论、参观、现场考察,以及实地操作等活动,包括与家长沟通,对丹麦的文化及其幼儿教育有了一些了解。两周尽管短暂,但所见所闻很多事物令人感到惊奇、震撼,独特的体验式学习,以及所有参与者共同经历的学习生活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当飞机在哥本哈根落地,我们一行等候大巴来接时,就被机场迎来送往的一幕所感动,很多是举着鲜花接机的,也有的是家人带着孩子。接到期盼的亲朋相拥而上,令人感到这是个温暖的国度,丹麦人注重亲情也可见一斑。在丹麦,很多聚会活动、音乐会或是饭店进餐常常会点上蜡烛,营造美好温馨的氛围,因而蜡烛的生产和消费占据世界第一。

从哥本哈根到目的地北菲因岛,以及去欧登塞市及周边的小镇,途中大片的原野农田,高屋顶的童话小屋、城堡,让人感觉这里简直是童话的国度。位于北欧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一年中6个月的冬季,多阴雨大风而少晴——我们在的两周之内,仅4天放晴的日子,而且海洋性气候,天空常常风云变幻、神秘莫测——置身其中,令人遐想连篇。这样看来,丹麦之所以会出现安徒生和他的童话应该不是偶然的。

欧登塞市是丹麦第三大城市,是安徒生的出生地和家乡。走在街道上,两旁的建筑和店面大多建于数百年前,令人感到历史深厚。这里到处是安徒生的塑像,以及他童话中场景和角色的雕塑,如打火匣中的士兵、拇指姑娘从花朵跳出……

丹麦是全球最幸福的国度,幸福指数在156个国家排名中首屈一指。丹麦人在一个资源并不富足地方建设了经济发达的国家,令人刮目相看。丹麦是农业和畜产大国,食物自给率为300%,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达到43%。高福利制度来自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政府财政会对一些特别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给予更多倾斜。

丹麦高等教育入学率不如日本,但这个仅有570万人口的国家却出了1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丹麦对个体的尊重,多样化选择、以人为本的教育和民主社会制度,鼓励思想独立,因而不难理解为何这个国度极具创造力。“HYGGE”是丹麦一个特别的词汇,在其他语言中很难找到确切的表达,大致意思是自在、舒适,又有与人相聚的快乐之意。丹麦人认为幸福和美好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民众学校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丹麦文化。这是自19世纪40年代基于格隆维思想创立的,目的是帮助农民学会民主,来行使自己的权利。民众学校的出现也与生产方式的变化有关,农民在长达6个月的冬季学习知识,从而联合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社,改进生产和销售方式,推动民主的实施。民众学校的教育是从底层开始建立的。尊重每一个普通人,尊重每个人他本身是谁,尊重他们的人生经验,基于这一点帮助他们提升,通过对话去学习。

民众学校并非学历教育,而是面向16~ 60以上的成年人,属于非正规教育。民众学校顾名思义关注底层民众、平民,一般提供少则一周、多则半年的学习生活。当下的民众学校更关注青年人,我们在北菲因学校时就有残疾人班、肥胖人班,以及国际班等——让难民与他人互动、对话,融入社会生活。其使命更注重人生导航,引导人们对人生重拾信心和热情,以便更好地生活。民众学校在丹麦文化社会生活包括政治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丹麦民主的基石。

我们所在的安徒生国际幼儿师范学院就设在北菲因民众学校——一所简朴的没有围墙的学校,在这里我们有机会很好地体验了一把丹麦文化。这种文化是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在丹麦,普通人能够发声,不同的声音可自由地表达,社会阶层分化情况比较弱。

丹麦每年都有慈善周开展各种募捐慈善活动。为社会公共事务和需要帮助的人群服务的社团和志愿者也很多,至少有80%丹麦人参与志愿者活动。福利性社会让人们有了存在感之后,想的是回馈社会,为别人做事,自我满足感更强。由此也能看到丹麦国民单纯、善良、正义和真诚,社会和平安宁。

丹麦的第一所社会公共幼教机构出现在1901年,是一对夫妇兴建的半日的幼儿园。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国家的公共事业。至今,2~ 5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6%。

丹麦的幼儿园称作”Day Care”,是对幼儿兼有看护和教育的机构,属非学校教育系统,更强调照顾孩子的生活,具福利性、服务性。有学者这样定义幼儿园:儿童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参与自己童年生活的地方。这里没有传统的课程,不分学科,孩子的任务就是玩,可以参与不同的活动,在玩中学。

幼教机构按收托孩子的年龄分为三类:面向小婴儿的托儿所、3~ 5岁的幼儿园,以及混合年龄的幼儿园,以后者居多。根据不同的举办方也有三种类型,即公办的、私立的,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合作幼儿园”或称民间自办园。三者之中,大量的是由民间兴办家长参与的幼教机构,由董事会自主管理。

在丹麦,每个孩子自出生,国家就给钱,这钱会一直跟着孩子走,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公办的通常是地方政府举办,是免费的;私立的则需要多付费;民间自办园则付费较少,其经费来源政府与家长的比例为70:30。

家长选择后两者意味着能够更多参与教育和管理,办自己满意的幼儿园。向我们讲解的一位男性副园长就是由有家长参与的董事会考察聘任的。此外,还存在着家庭托儿所,家长在养育自己孩子的同时向周边社区提供育儿服务,多收托几个孩子,政府给予照料者工资报酬等。

幼儿园是根据公众需求开设的。每周幼儿园开园时间为40-60小时。幼儿园作息以某园为例,6:30开门并提供早餐,为有需求的双职工服务;8:00-9:00大多孩子入园,开展各种活动,内容会根据每月或每周的主题而进行调整;11:00午餐;12:00户外游戏和运动;14:00大厅集合,老师与孩子进行不同类型的一些小话题,包括听、说和吸收知识方面;15:00工作坊活动,有不同类型的艺术创作等;17:00离园。

在丹麦,我们有机会探访了5所幼儿园,这些幼儿园全部融于社区生活之中,感觉完全不起眼,大门以及园内设施非常简易和普通,与周围街区环境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如魔笛幼儿园就是个栅栏门,幼儿园名称的标识则为一正方形的图画牌。

丹麦幼儿园大多非常自然朴素,完全没有任何鲜艳突出,五光十色等。丹麦幼儿园一般是平房,顶多两层,户外设施常常与自然环境顺势而为,形成一体。设施场地是原生态的,大量的是用原木制成的,有树屋,滑梯就在小山坡上,沙箱、秋千、平衡木: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有趣,让孩子喜欢玩,并且具有冒险性、挑战性。

由于常常阴雨,有的园在室内也有供小孩子爬和滑的简易垫子,以及感统设施等。

幼儿园中无论户外还是室内,常常为孩子设置有专门由他们享用的充满神秘感的小屋、城堡或其他有意思的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