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人》:讲给成年人听的黑色童话

有些戏值得一演再演、一看再看,马丁麦克多纳编剧、周可导演、鼓楼西剧场出品制作、最近在保利剧院上演的《枕头人》,便是属于这一类经受得住时间淘洗的好戏。

《枕头人》带有一种爱尔兰剧作家如王尔德、贝克特等人特有的怪诞风味,其中有怜悯,有嘲讽,有滑稽,有恐怖各种不调和因素彼此渗透与混合,既产生欣赏的愉悦,也引起微微的不安。全剧弥漫着庄周梦蝶的恍惚、欲辨难言的茫然,将人由政治-伦理-文化批判,引入哲学的沉思。

《枕头人》一剧,讲述业余作家卡图兰在警署受审和被处决的故事。故事里又嵌入了《小苹果》《路口三个死囚笼》《河边小城》《作家和作家的哥哥》《小绿猪》《小基督》等许多“故事中的故事”。

导演周可十分明智。她没有因为《枕头人》从鼓楼西剧场搬至保利剧院,而被舞台变大所诱惑。戏剧场景(审讯室、禁闭室)仍设置在四面墙的没有背景的密闭空间。不作时空限定的中性景观,较容易使一个具体可感的戏剧场景抽象化,使故事变成寓言,变成童话。童话,尤其是像狼外婆一类与巫术仪式紧密关联的古老童话,是人类为逃离神话压在胸口的梦魇的最早窗口。而与死亡有关的黑色童话,大多夹带着一条沾血的尾巴,关联着大自然无边的神秘。

更具创造性的是,导演在呈现那些血腥的虐童故事时所采用的漫画化手法。无论是投映在墙壁上用童书手法勾勒出来的漫画,映衬在幕布上皮影戏般的黑色剪影,还是角色扮演中类似童话故事的人物造型与偶化的机械动作既将怪异、夸张与死亡的恐怖奇妙地结合起来,又借助滑稽、嘲讽所产生的喜乐情调,弱化恐怖感与厌恶感所带来的微微不安。

对《枕头人》,人们可以有多种多样的解读。有人说它是一部炫目的黑色喜剧;有人说它是一部涉及政治与社会的复杂故事;有人读出“恶趣”;有人读出“温暖”编导者无意抹煞作品的实用关怀,但马丁 麦克多纳和周可都相信:在作家和导演把读者/观众带往对生活意义某种启悟的门槛前,就该收住脚步。

(遇见中国)在华白俄罗斯留学生叶卡捷琳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令我感动

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第79集团军某旅“雷锋班”传承弘扬雷锋精神记事

强信心·开新局金融举措发力 纾困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稳开局一线月楼市现积极信号 机构预计市场企稳可期

(遇见中国)在华白俄罗斯留学生叶卡捷琳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令我感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