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识字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问题,今天我们不过多的在理论层面去探讨,更多聊聊
孩子应该在几岁开始识字,这个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更多是根据孩的“需要”来定。
“需要”就是孩子看到绘本、家电、街边店铺上的字,会频繁的主动问:“妈妈,这是什么”的时候。
这个年龄一般是3岁到6岁左右,都是合理正常的,家长们千万不要因为孩子5、6岁还没有主动识字而焦虑着急。
当然,被动的等待孩子自己的“需要”到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也可以在适当的年龄去“试探”,比如到了3岁可以主动的去引导孩子识字,孩子的“需要”能够出来,对识字阅读感兴趣,就顺其自然的开始教他识字了。
当孩子需要识字时,很多家长会在网上搜索一些识字方法,就直接买识字卡、识字书、识字app等工具来教孩子,甚至直接把手机给到孩子自己跟着app学习,不能说没有效果,只能说会走很多弯路,错过孩子识字需要到来的关键时刻。
长远的看,识字是为了从外界学习知识、为了传达自己的想法,是与外界保持沟通的基础;往近了说,识字也是上小学后语文学习的基础,其实也是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不识字连题目都读不懂,比如数学)。
所以,识字不是简单的认识文字的“长相”和“读音”,还要理解它的“含义”,能够在具体语境中明白它的意思。
识字最终追求的是阅读与写作能力,学龄前更多是培养自主阅读能力和一些表达能力,写作等到小学阶段更适合。
由此可以看出,只是能够“认识字”、“能够说出读音”是远远不够的,也千万不要一味的追求“识字量”,明白“识字量≠阅读能力”。
识字一定要回归到具体的语境场景中,脱离语境的识字容易把孩子变成认识很多字的“文盲”。
明确了识字应该回到具体的语境中,最优的选择会推荐适合中国儿童的中文分级读物。
中文分级读物吸纳了普通识字书的字、词、句的循序渐进的编排优势,有趣味丰富的故事放大孩子的兴趣,在识字和阅读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阶梯式的提升难度,帮助孩子科学的实现自主阅读。
中文的分级阅读虽然国内起步比较晚,但目前还是有几家做的比较好的,他们基本都是有线上线下结合的图书和视频课程,从画风、故事性、识字编排、配套练习以及价格上,最终给大家推荐《一点悦读》。
产品规格:《第1-4级》(全40册)(赠送阅读架)、《第3+4级》(全20册)(赠送阅读架)、《第1+2级》(全20册)(赠送阅读架)、《一点阅读第4级》(10册)、《一点阅读第3级》(10册)、《一点阅读第2级》(10册)、《一点阅读第1级》(10册)
产品价格:《第1-4级》(全40册)(赠送阅读架)(278元)、《第3+4级》(全20册)(赠送阅读架)(168元)、《第1+2级》(全20册)(赠送阅读架)(128元)、《一点阅读第4级》(10册)(89元)、《一点阅读第3级》(10册)(89元)、《一点阅读第2级》(10册)(69元)、《一点阅读第1级》(10册)(69元)
以120个原创成体系的绘本故事为基础,在引导孩子学会识字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文化启蒙,科学知识启蒙,全面能力培养等功能性内容。
一点悦读整体规划为12级,每级10本,一共120本成体系的内容。(目前已上市1-4级)
《一点悦读》遵循儿童自身发展规律与敏感期,将识字与阅读完美结合,结合传统字卡识字,研发适合孩子阅读学习的字表帮助孩子轻松识字。
考虑到孩子在初期识字的困难,在前两级设置的字数是60字,后面十级则都是80字,一共是920字,每级故事都是用当级学习的字编撰出10本有趣故事。
如:第一级中选用孩子高频使用的60个汉字编写成10本有趣的绘本故事,让孩子在阅读中反复巩固这个60字。
而阅读的过程,眼睛看到,耳朵听到,嘴巴读,多重感官刺激让孩子记得更牢固。真正实现让孩子在阅读中轻松识字。
所以阅读不仅仅是为了阅读而阅读,阅读是将阅读过的内容能够记忆、理解、融会贯通。
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是引发阅读兴趣,让孩子有意愿一点一点看下去。《一点悦读》选用孩子喜欢的动物主题,喜欢的恐龙、巧克力等事物,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内容的选择上要适合此阶段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因为此阶段孩子还是具体形象思维,很难理解自己不认识的事物,内容的难易度上大多选择孩子已认知的事物将其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述给孩子,激发孩子对阅读与知识的渴望。
此阶段孩子语言表达,情绪控制等多项能力还在逐步发展中,但是过程中孩子也会遇到很多冲突,有的冲突来自于外界,有的则是自身。
大人没注意到的或者不知道如何引导孩子的时候,建议使用绘本作为媒体。比如:孩子不愿意刷牙啦!孩子不会交朋友!孩子看到别人很厉害出现的自卑!孩子遇到别人抢自己玩具等等。
这些常见的、令家长头疼的问题,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呢?《一点悦读》讲现实融于故事,让孩子能在故事中找到答案,学习如何处理。
从绘本用字、故事情节、篇幅长短、语言表达等不同维度循序渐进进行编写,体系阶梯分级。
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激发好奇心,提升阅读兴趣,建立与科学知识的连接。
孩子们这个阶段非常好奇的话题之“我是从哪里来的?”《妈妈的小房子》不仅解答了孩子我是从哪里来的疑问。
可是读到的故事是《动物的指南针》动物也有指南针?是不是很想快点去读读看了。
可是要讲出新意也是很难的,但一点悦读也是迎难而上,第三级中出现了《恐龙王子》,进入到恐龙世界的兄妹俩,发现恐龙王子生病了,该怎么帮助它呢?
《骑车去月亮》故事中,小西要给爷爷做出一个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呢?又是用哪些材料来做的呢?
除了采用不同的句式和修辞手法,还会有一些新的题裁方面突破,相信这也是很多鸡血妈妈关注的点。
先来看看《水熊虫笔记》中,两个小主角的自我介绍:我是一只水熊虫,大家都叫我小虫。小虫不怕水和火,小虫水中快过风。
再看看《找不到的花生》里,小树送出了很多不一样的礼物,收到的礼物的朋友们是怎么做的呢?“小树送来好种子,开心种到田地下。早发芽,早开花,风吹雨打都不怕。”
单看故事名字就体现不少,比如:《太阳风》太阳风是什么,和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有什么不一样呢;《什么星球最好看》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很多科普读物讲过很多,市面上很多科普这类体裁的对于低龄孩子不算特别友好,而《一点悦读》作为低龄绘本又是怎么来启蒙太阳系的科学知识的呢?星球之间比身高、比颜色,以孩子易于理解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简单的讲给孩子理解。
市面上很多这类的一看故事标题就大概知道内容了,但《一点悦读》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套路,可以说是非传统地启蒙传统文化。
跟随小朋友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