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人在上学时候曾有过被老师叫家长的情况,有些是因为在校表现优异,老师希望跟家长交流孩子的培养方
而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因为自己犯下了比较明显的错误,老师准备找家长批评自己。
前段时间,有一位女生也同样被老师要求叫家长,只不过在这个时间的背后是一个大乌龙。
根据这位女生所说,自己的父母平时工作比较繁忙,很少有时间到学校接送自己。所以每次放学,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回去的。
前不久,女孩的爸爸因为休假在家,闲暇时间比较多,所以亲自到学校接孩子放学。这不接不要紧,一接反而接出了“麻烦”。
当时女孩的爸爸一早就到校门口候着,等待自己的女儿放学。女儿放学之后一眼望见爸爸正站在校门口等着自己,心情特别激动,急忙上前挽着爸爸的手。就这样,父女俩有说有笑地回家了。
可没想到的是,这一幕被孩子的老师撞见,她将孩子的爸爸错认为是男朋友。次日,老师把女孩叫到办公室,要求她把家长找来。
虽然女孩有些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自己没有做错事,自然也就不怕找家长。
等女孩的爸爸赶到办公室以后,老师也彻底愣住了。因为眼前这个爸爸,正是昨天接走女孩的“男朋友”。
从照片当中可以看到,这位爸爸不仅身材高大,而且凭借良好的自我保养,他一直维持着一张“娃娃脸”,看起来特别年轻。
虽说这位老师闹了一个大乌龙,但其对于学生早恋问题的重视也的确值得其他老师以及父母们多加学习。
一方面耽误孩子学习,于孩子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在恋爱方面,他们并不懂得如何去相处以及权衡恋爱与其他事宜的主次。
父母要知道,青春期是孩子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此时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度、记忆力都是相当出众的。
倘若此时孩子将精力放在早恋之上,以后再想弥补知识学习上的空缺,难度将变得非常大。
另外影响心理发展,如前文所说,早恋最为缺乏的莫过于经验,毕竟男女双方都还是稚嫩的孩子。
这种“随缘”的相处方式让大部分早恋最终都逃不过“凋零”的命运,而失恋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却会一分不差地作用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上。
倘若孩子出现早恋行为且最终未能换来一个好的结果,那么负面情绪的冲击很可能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受到损伤,严重时有可能直接导致孩子出现恐婚、排斥异性等情况。
对于孩子照顾少,孩子内心有了情感需求,其实这种需求更多的是对亲情的要求和对交流的需求。
把双向沟通变为父母单向的训斥、辱骂,甚至殴打,这种简单粗暴的施教方法只会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
家长应该像“接球”一样,顺着“球”的力道走,注意尊重他们的感情,理解他们的感受,在互相平等的基础上沟通,通过疏导、教育让子女“自我觉醒”,跳出早恋。
我们不希望孩子在中学考试阶段早恋,可一旦发生了,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对学生情感上正面引导。
训斥指责往往无法收到预想的结果,有时反而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消极反抗,被训斥的孩子可能会因信念和理智的丧失而“破罐子破摔”。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若能以积极的一面为契机,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变化,进而学会把握、升华,或许就会取得更大的教育效果。
多数谈恋爱的学生,都是学习比较随意,无明确目标、学习计划,精神空虚,意志薄弱的人。
一般沉迷于恋爱的孩子往往是家教严谨专制、父母感情不好、家庭氛围紧张、单亲家庭、老师漠不关心等等。
他们在父母或老师身边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得不到足够的理解与支持,才会用恋爱来寻求情感上的补偿。
☛ 四大名著《水浒传》▎第001~120回(全集)☛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第1- 84集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