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视频/羊城晚报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梁善茵 郝雅莉 通讯员 粤文旅宣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
近年来,广东着力推动群文创作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全省各级群文工作者和群众文艺爱好者中掀起一场场群众文艺创作热潮;群文创作厚积薄发,涌现了一批批质量上乘的群文作品。
今年9月,广东共3个群文作品获得国家级文化艺术政府奖——第十九届群星奖,数量与北京、山东并列第一。
其中,广州市报送的广东南音新唱《同心结》、深圳市报送的小品《烟》、深圳福田星辉合唱团分别获曲艺类、戏剧类、合唱类群星奖。
广东的群文作品着力突出岭南文化特色,讲好广东改革开放故事,重点描绘大湾区建设发展成果,通过多种艺术形式歌颂幸福生活。
近年来,广东涌现了一大批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刻画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憧憬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
由广州市文化馆创演的《大营救》讲述1941年香港沦陷以后,中国为保护在港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的生命安全,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营救。
该作品将北方古老传统的西河大鼓书“说唱”,融合岭南曲艺“乡谈”,运用曲艺唱段、旁白、叙述、戏剧表演、三弦伴奏等多种艺术手段,以舞台表演的形式重现了一段精彩的红色抗争历史。
深圳市的小品《烟》,取材于2022年年初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建设,通过在工地上消防和防疫安全的一段故事,展现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国情怀。
广州市创演的广场舞作品《湾区时代》,讲述一群来自全国各地、敢闯敢拼的有志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上,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憧憬着祖国的未来。
该作品是通过全省广场舞展演选拔出来的,节奏明快,展现了广东改革开放、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面貌。
数据显示,2010年举办的第十五届群星奖,广东共有38个作品获得群星奖,排名全国第一;2013年的第十六届群星奖上,广东又有15个节目获作品类群星奖,排名全国第二;
2016年的第十七届群星奖是群星奖改革的第一年,全国只有20个奖项,但广东仍有2个节目(少儿舞蹈《爸妈我想你》和曲艺类作品《羊续悬鱼》)获奖,与陕西、重庆并列全国第一;
2019年,广东作品西河大鼓书《大营救》荣获第十八届群星奖,获奖数量排名全国第三。
“近年来,我们精心打造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同饮一江水’劳动者歌唱大赛、民歌民乐大赛、粤曲私伙局、广场舞展演、乡村村晚等广东省群文活动品牌,做到年年有赛事,月月有活动。”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众多的品牌活动为全省群文工作者和群众文艺爱好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展示舞台,通过不断打牢厚实的群众文艺创作“高原”,最终促成了文艺精品“高峰”的诞生。
2022年1月至8月,广东省县级以上文化和旅游部门共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3810场次,参与人员达58251852人次(含线上),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给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演出提供了展示平台。
今年,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还计划举办2022年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少儿艺术)、全省广场舞展演等省级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持续促进全省群众文艺创作蓬勃发展。
每年举办的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不同地市共同主办,按照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少儿艺术三个主题每三年轮流举办一类。
花会活动包括初赛、复赛、决赛,专场比赛、开闭幕式、节目展演、专家点评等项目环节。决赛期间,组委会通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向市民派发比赛专场的免费观摩票,并挑选优秀参赛节目开展惠民文艺演出。
自1986年设立以来,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坚持以“百姓同参与,全民共欢乐”为理念,该活动已发展成为广东省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导向性、示范性的重要品牌。
“同饮一江水”广东劳动者歌唱大赛创办于2006年,原名为“越唱越红”歌唱大赛。该大赛从最初东莞市塘厦镇专门服务农民工的文化品牌活动,发展成为如今覆盖整个广东省的大型歌唱比赛,吸引了大量务工人员和市民前来参与。
16年来数十万人圆梦舞台,1200多场次活动在广场、商场、剧场、体育馆等场所举行,受惠群众超1000万人次。
摘得2021年度该大赛桂冠的选手胡忠乐说:“很感谢‘同饮一江水’的舞台。多次参赛的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技艺,也让更多人听到了粤语歌曲,让南粤文化以歌曲的方式传播到各地。”
深圳福田星辉合唱团是从广东省“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中走出来的群众合唱团队。
该团由深圳市文化馆、福田区公共文化体育发展中心于2017年3月发起并成立,曾参演业界顶级的“北极之光”管风琴合唱音乐会、深圳合唱节开幕式及专场音乐会,2021年7月代表深圳市荣获广东省第十四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合唱类金奖。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6年以来,该厅每三年组织一次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排演基地申报和评选,从全省县级以上文化馆,挑选成绩突出、有特色的文化馆,按照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四个艺术门类评选为创排基地。
同时,开展广东省群文剧作家、作曲家、编舞家申报和评选,从全省群文系统挑选创作骨干,3年一轮,先后聘任了2期62人次的“广东省群文剧作家”、“广东省群文作曲家”和“广东省群文编舞家”。
开展“群星耀南粤”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创排基地优秀作品展演季活动,深入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艰苦地区进行惠民演出,倾斜支持欠发达地区创排基地创作发展。
据介绍,本届群星奖入围决赛的音乐作品《岭南雨巷》《浪漫是个茶叶蛋》,舞蹈作品《步步高》《逆行者》等4个作品,主创人员均为2019年度至2021年度广东省群文作曲家、编舞家,也是2019年度至2021年度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创作排演基地精心打造的作品。
其中,音乐作品《岭南雨巷》由东莞市虎门镇文化服务中心、东莞市文化馆创作演出,以岭南人文风貌为创作题材,歌词描绘一幅黛瓦青砖、烟雨长廊,漫步岭南雨巷,雨滴洒落在芭蕉伞上,氤氲旖旎里清幽唯美的岭南雨巷场景。
其旋律采用岭南音乐曲调,以女声小组唱呈现,韵味悠长,似绵长的记忆,似尘封的玲珑心事,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今年4月,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还开展了2021年度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工作,评选2021年各地涌现出来的优秀群文作品,计划编印《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获奖作品选集》,赠送给基层馆站、群文创排基地和有关社会文艺团队排演,鼓励引导全省各级文化馆(站)将作品送上舞台,开展文化惠民演出。
“一轮红日耀海滨,长虹飞贯若龙腾,水拍桥梁传声韵,一弦一柱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