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观展指南 月明望白石“日出”观莫奈

今年的10月1日国庆节恰逢中秋佳节,正是阖家团圆赏月之时,一轮明月寄托了庚子年的人间相思。节日之际,不妨携亲友走进展馆,相伴艺术,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蒙克上海大展已开启,53幅版画与油画组成“呐喊与回响”,这与此前开幕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上博“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等构成了沪上展览的亮点。在北京,则有紫禁城600年大展、苏东坡大展等。

有意思的是,今年国庆期间,一代大师齐白石显得特别“忙碌”:在北京,曾在希腊展出的齐白石“此中有真味”在北京亮相,在浙江美术馆,有“秋蕊香——齐白石、黄宾虹花鸟画展”,而在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则有与八大山人作品对比展出的“浑无斧凿痕·对话齐白石”。

在海外,让人印象深刻的包括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创建150周年特展、伦敦的“高更与印象派画家:奥德罗普格馆藏杰作”等。“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为您梳理国庆中秋期间的展览资讯。

展览是继2019年英国大英博物馆“爱与焦虑”爱德华·蒙克特展之后,规模最大、作品最完整的一次以蒙克原创版画作品为主的展览。展出从蒙克最早的一批版画创作直到其生涯晚期的绘画作品总计53件,创作时间跨度长达30年。其中包括珍贵的1895年石版画,蒙克唯一手工上色版的《呐喊》。

地点:Bund One Art Museum,外滩壹号美术馆(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号3楼)

印象派在西方美术发展史中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而莫奈的《日出·印象》作为印象主义绘画的开山之作更是承载了人们对绘画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这是《日出·印象》创作150年来首次亮相中国。展览共展出47件印象派和当代作品。

2020年时逢中新建交30周年,上博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黑石号”沉船文物展,这是继2019年上海与新加坡开启全面合作新机制之后,进一步深化人文艺术方面的互通互鉴。展览共展出248件/组文物。

主要更新作品包括东汉时期《篆书开母庙石阙铭册》、宋拓钟繇的《楷书宣示帖页》、以及唐褚遂良的《楷书房梁公碑册》拓本、北宋蔡襄《楷书茶录册》、元张雨《楷书蕤宾铁琴诗卷》等。

倪汉克是荷兰的商界精英,同时也是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他是第一位向上海博物馆捐赠大量文物的西方人。本次展览呈现的54件文物,门类扩至青铜器、陶瓷器和牙雕精品。

以“风雨来时路、起落自有时、岁月忽已晚”三个单元呈现。此次展出的150余件作品全部来自于朱怀新家属的捐赠,透过作品我们可以感悟到朱怀新五十年的时间里,面对时代的剧变和家庭困境,坚持不懈的创作和自我风格的完善。

邀请了姜建忠、张新权、任传文、殷雄、何军、董文通、石至莹、潘文艳、周胤辰、汪一、游帅、黄菁菁、任璐、庄婕、张迪扬、吴玉琴等十多位来自上海美术学院具象实验工作室以及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等专业院校的艺术家一同参展。展出的作品约100件,涉及布面油画、纸本作品,艺术家手稿草图等。

法国知名设计工作室M/M (Paris)的中国首展“M/M上海制造”占据了整个七楼展厅。展览通过呈现百余件作品,回顾其30年设计生涯,探讨设计如何在不同的语境里被转译与重释。

亨利·米修是20世纪重要的法国诗人及现代主义画家,而木心则是死后闻名的中国画家与诗人。展品包括两位作者近50件画作,以及各自的诗集。这是亨利·米修画作首次在中国展示,也是木心画作在上海首次展示。

重现51位/组国内外艺术家的60余件历届上双参展作品,涵盖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形式。

2014年、2016年和2018年连续三届的中国泼彩画双年展将泼彩画在中国画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与展示,这样的专题展览在国内尚属首次。通过双年展的形式,探讨当今中国泼彩画的现状和未来。

邀请到目前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十二组青年建筑师:范久江、郭廖辉、靳远、李伟、梁琛、刘晨、刘可南、刘阳、陆少波&刘一霖、水雁飞、王子耕、薛喆。12组建筑师提供了两条空间线索:一个是建筑师曾居住过的印象深刻且对自己产生影响的普通的日常构筑物(以下简称为房子),如住宅、学校、基础设施等;另一条线索是其成为执业建筑师后创作的建筑作品。

公园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中长大和生活的人来说,往往具有非常特别的记忆和感受。作为一个影像展,本次展览作品所使用的媒材不仅包括摄影和录像,同时还有声音、装置、多媒体等其他类型。

遇见未来·上海维度——2020上海国际摄影节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

以“遇见未来·上海维度”为主题,探索摄影和影像媒介的新动向、新边界,并试图解读摄影艺术与上海都市文化的关系,思考摄影给生活带来什么、摄影未来如何发展。

继成功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举办后,展览来到上海,以全新的场景叙事,呈现品牌创立七十余年的艺术激情。

展览选取了由龙美术馆提供的私人藏品近20件,创作年代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展示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营造的各类空间图像或场景,既有基于经验的空间,亦有基于想象的空间。

展览展出120件展品,精选自朵云轩历年经营积累的万余件文物艺术品库藏,分书画、碑帖、印谱、杂项等,这也是朵云轩创立120年来,历史上首次公开如此大规模对外亮相。

德国艺术家安德烈·布特兹(André Butzer,生于1973年斯图加特)在中国大陆的首个机构个展。展览将呈现布特兹25年来的实践成果,围绕其最为人熟知的卡通形象与色彩风暴展开,为中国观众带来他最新的系列创作。

油罐玩家艺术节将分为四个部分:“艺术专家⻔诊”、“36个房间”、“More More More国际艺术家群展”和“罐装Plaza!”。其中,在“艺术专家⻔诊”中,艺术家、画廊主、策展人、收藏家将在坐班油罐⻔诊,为热爱艺术的公众答疑解惑。

海上书画名家近三十位,创作近二百件草虫书画小品,可谓适时令也,适观者心也。书家诸体所写,也都是历代所咏虫草诗文,铁画银钩,纵横敧侧,浓淡枯涩,或厚重,或轻灵。

“乡村考现学:修武的山川、作物、工艺和风度”离村展(Off-Site Exhibition )

这个乡村展览涵盖了“地方性”所蕴藏的各个有机部分,包括对本土知识的学习与开掘,以及对河南修武的历史、风物与文化独特性的体察与再现。

此次展览是李文骏为时一年多创作的毛主席诗词篆刻书法作品,展出篆刻49枚,书法40幅。其篆刻作品边款上刻很多诗句,当今颇为少见。体现了李文骏深厚的书法功底。

《金石书画》第四期,分碑帖、书法、绘画、文献四个门类,展出作品九十四件。其中碑帖部分,下设周希丁青铜器全形拓艺术、张效彬旧藏善本碑帖,以及沙孟海与碑帖鉴藏三个小专题;绘画部分,主要有金石家绘画专题;书法和文献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