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幼师: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皆因家长从小做对五件事

因为老师是轮换的,而父母是固定的,而最重要的是孩子成年后的各种思想,各种行为,各种规则,其实都是在幼年形成的。

孩子成年后很多心理问题也会在三岁之前找到源头,所以孩子在三岁之前这段非常的重要!

荷花是我的好朋友,她是一个有20年教龄的幼儿园老师,而她不仅教学教得好,她还去进修了儿童心理学,而且她还特别喜欢研究孩子的心理。

她就发现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那些不哭的适应好的孩子,其实跟家长在孩子没上幼儿园之前的教育有非常大的关系。

而她也对那些上幼儿园不哭的孩子的家长进行了采访和总结,发现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如果做好5件事,那么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少哭,适应性非常的强。

一对高知的父母生完孩子之后发现孩子有一个问题,经常哭闹不休,后来以为孩子是生理上的问题,抱去医院儿科,医生却建议他们带去找儿童心理科的医生。

而他们疑惑地找到儿童心理科的医生,医生告诉他们,他们的孩子是缺乏安全感,让他们每天多抱抱孩子,多给孩子做抚触。

原来他们家的孩子出生的时候是剖腹产,而且出生之后他们崇尚要孩子从小学会独立。

所以就单独让孩子睡在一个小床上,而且平时是由保姆给孩子喂奶粉,所以导致孩子缺少拥抱,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

后来他们听从儿童心理科医生的话,每天多抱孩子多给孩子做抚触,慢慢的孩子哭闹不休的情况就会好转了。

心理学家把拥抱称为“接触安慰”,一个充分得到父母爱和抚摸拥抱的孩子,依恋感的发育会比较健康,到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到了陌生环境,他会更容易产生信用感,更容易适应。

所谓优质的亲子陪伴,就是在陪孩子的时候不要玩手机,不要去跟别人聊天,而是用心的陪伴孩子。

比如说跟孩子一起玩玩具,比如说跟孩子一起读书,和孩子一起玩耍,创造亲子同乐的机会,会减少分离焦虑,促进孩子对妈妈安全依恋有很大的帮助!

孩子在三岁之前他需要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这些就需要妈妈和爸爸的陪伴。

妈妈和爸爸的陪伴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所以在上幼儿园之后,他才对陌生的环境很快能够适应,不容易哭闹。

现在有很多“隔代抚养”甚至是“留守儿童”,但心理学家就发现这些隔代抚养和留守儿童更加容易出现心理的问题。

因为隔代的抚养或者说是留守儿童,他们得到的关爱太少了,更加容易出现厌学辍学,甚至自虐等情况!

而父母亲自抚养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才能建立更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到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也更容易适应。

孩子从出生到两岁半的时候会非常的黏妈妈,这时候有助于妈妈跟自己的孩子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

孩子将近两岁左右,如果要跟孩子分离,提前跟孩子说明,不要悄悄离开,特别是在断奶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去一个地方住一段时间让孩子断奶,在断奶的时候好好地跟孩子解释清楚。

比如孩子在哭闹的时候要表示理解孩子的负面情绪,慢慢的等孩子哭闹停止之后告诉孩子道理,千万不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跟他说“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我们要关注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也要避免孩子情感失落,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你是怎么样的父母都爱你,这样的孩子到上幼儿园之后也更容易适应。

三岁之前是孩子一辈子心理健康的关键期,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期,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温暖,才能让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