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这1000个故事值得继续讲给孩子听

记忆中儿时的夏夜,总是很长。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奶奶拿起蒲扇轻轻地摇,爸爸端出冰镇的大西瓜时,总要讲点什么。

说来也奇妙,在完全不同的地域、隔绝的时空里,人类却在讲同一种故事、甚至是同一个故事,关于无知、聪慧、恐惧、好奇、热爱、憎恨、希望、狡黠、投机、信仰、残忍……

拿《灰姑娘》来说,法国、德国、瑞典几乎都流传着这一童话,而我国唐故事集《酉阳杂俎》中有篇《叶限》,情节也几乎和灰姑娘重合(依然是被继母虐待的女儿和金色绣鞋的设定)。

有时讲到兴头上,夜却已经深了,孩子们会意犹未尽地追着问,“后来呢?后来呢?”

这些故事,成为他们认识大千世界的第一个窗口。父母、爷爷奶奶当时讲故事的声音、表情,会随故事一起,植入他们对人世最初的印象,在未来很多时刻,带给其勇气和慰藉。

又逢儿童节,当缠着要听故事的熊孩子们也长大,为人父母了。在即将到来的六月夏夜里,我们又该从哪里挑拣好故事、讲给孩子呢?

近来,有一套做了四年之久的新童话故事书,刚挂上预售,就在公众号、微博上传播开了。

大家之所以这么期待这套书,与它的内容,是重编和新增一套已经绝版了30年、上海文艺出版社曾花十年陆续推出的“世界童话”系列(童书爱好者们的骨灰级收藏品,部分单本在旧书市场已经炒至五六百元),有直接关系。

——每个卷本,当年都是从原文翻译过来的。法国、德国卷还好说,像北欧卷,要用挪威、芬兰语翻译一部几十万字作品,难度可想而知。

挪威的译者、前挪威驻沪总领事馆首席翻译乔步法,对此曾回忆说:“自己那时还年轻,翻译这样一部巨著,确实是拼下来的”。

而新书的四年筹备过程中,年轻一代的编辑们继承了这种对内容审慎的态度,尽力保留了书里各种形态的故事。

在书中,你不仅能读到《灰姑娘》、《小红帽》、《睡了一百年的美人》、《小拇指》等经典民间故事,还能读到一些鲜为人知的版本。

比如北欧卷瑞典的《灰姑娘》,就讲述了灰姑娘穿上水晶鞋与王子结婚后,又发生了什么:

幸福的王子必须先回到自己的国家去。灰姑娘则留在家里,等孩子生下后才能回去跟王子团圆。在回程的船上,恶毒的丑女儿按照母亲教的魔法,将灰姑娘变成了一条海蛇……

这个流传于瑞典民间、有“后传”色彩的故事,第一次带我们看到,幸运的灰姑娘也需承担苦难,并靠自己的力量穿过苦难……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