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金作文 本文就像一篇童话,又像一则寓言,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老人与小黄牛的故事,十分真实,十分温馨
在老家,我们住在一个二亩地的大院子里。院子打理得井井有条,北边是我们住的房屋,南边是一片菜园,围着白色栅栏,里面种着充满生机的菜,边上还种了各种各样的花——绿叶衬着红花,红花依着绿叶,叫人看着就愉悦。
那时,家里养了一头小黄牛。农业机械化以后,这头小黄牛成了稀有的“宝贝”。养牛是因为爷爷太“守旧”,地里不打除草剂,总喜欢用牛拉犁除草。爸爸担心爷爷累坏,就劝爷爷把牛卖掉,可爷爷总是说:“这样种出来的粮食才是无公害的,吃着心里才踏实。”爷爷还经常说:“生命在于运动,我牵牛下地干活,这样是锻炼身体。”虽然当时的我不理解这些,但是我非常喜欢小黄牛,并觉得小黄牛也很喜欢我,因为它总喜欢吃我喂的食物。现在想起来,小黄牛真是个淘气又可爱的“小魔王”。
有一次,因为大人们都不在家,拴牛绳也不结实,被小黄牛挣断了。小黄牛成了自由的“牛魔王”,在家里的菜园里“狂欢”起来。小黄牛的每一脚都仿佛踩在我的心上,因为菜园里的花和菜像经历了劫难一般,没有一处是完好无损的。小黄牛对自己闯的祸浑然不知,始终沉浸在获得自由的快乐里。它吃几口黄瓜又撕几个茄子,咬了一口青色的西红柿,边嚼还边吐舌头,仿佛对没熟的西红柿味道有些不满意。它挑挑拣拣,最终找到了最爱——架上的豆角。小黄牛站在架子前,边吃豆角边用长鞭似的尾巴左摇右摆地驱赶着蚊虫。它嚼豆角的时候眯着眼睛,像是在细细品尝它的味道。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然欣赏起小黄牛的吃相来,站在那里出了神。
我猛然回过神来,立刻给爷爷打电话报告小黄牛的“劣行”。爷爷说他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到家,要我先去喊隔壁的王大爷帮忙。王大爷应声赶来,拿着一根绳子,想靠近小黄牛将它拴住。没想到,一向温顺的小黄牛这回很是警惕,它一见王大爷朝它走来,竟一反常态,头一低就向王大爷顶去,耍起了蛮横。王大爷被吓得赶紧往后退。后来,王大爷又接连几次试图靠近它,却都以失败告终。最后,小黄牛被惹得恼火了,撒开腿绕着院子追赶王大爷。王大爷节节败退,眼看就要被小黄牛顶到了,我急中生智,连忙打开北屋的门,大声喊:“王大爷,快进屋,快进屋!”王大爷进屋后,用手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嘴里念叨着:“这蛮横的畜生!”
小黄牛知道自己战胜了王大爷,骄傲地甩甩尾巴,然后头也不回地走掉了。我看着小黄牛继续在院子里闯祸却又无计可施,十分着急。就在这时候,爷爷回来了。可是,想起刚刚王大爷节节退败的情形,我不禁为爷爷担心起来。小黄牛会不会顶爷爷呢?我心里打起了鼓。只见爷爷不慌不忙地从王大爷手里接过绳子,稳健地朝小黄牛走去。一步、两步、三步……爷爷离小黄牛越来越近,我的心像是要跳出来似的,生怕小黄牛伤到爷爷。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爷爷靠近小黄牛,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摸了摸小黄牛的头,又轻轻拍了几下。小黄牛居然温顺得像个孩子,撒娇似的低着头轻轻蹭蹭爷爷的手,然后自觉地把鼻子伸到爷爷拿着的绳子前,让爷爷把牵牛绳给它拴上。爷爷很顺利地用绳子拴好了小黄牛,将它牵回了牛圈。
这时,王大爷又开始念叨了:“这个蛮横的畜生,还认主呢!真是应了那句话——‘谁的驴谁骑,谁的牛谁牵’!”我赶紧对爷爷说:“爷爷,小黄牛将菜园里的菜和花都糟蹋了,怎么办?爷爷,你揍它吧!”爷爷一边摸着他那几根胡子一边笑着说:“你放假的时候经常在家里捣乱,我不也没揍你?今天就等于给小黄牛放了一天假吧!”
梦天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湘江诗歌》主编,出版有《老子》《周敦颐》《王夫之》《比月色更美》《神秘园》《屋檐三境》《单边楼》等多部作品):
《小黄牛的假期》通过较为细致的描写,将小黄牛挣断牛绳后的野性写了出来,颇有画面感。接下来,作者将大量的笔墨花在自己的担心上,直到爷爷回来后,这种担心才得以轻松化解,“焦点”便又回到了牛身上。而文章结尾,“焦点”再次由牛及己,味道就出来了。
冯与蓝(儿童文学作家。出版《墨童》《满架蔷薇一院香》《一只猫的工夫》《奇妙小镇》《挂龙灯的男孩》等多部儿童小说、童话。曾获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特等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
《小黄牛的假期》写了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小黄牛和不同的人相处,方式也不同。作者显然经过了细致的观察,因而能清晰流畅地还原人和牛互相对峙或和谐相处的场面,非常有趣味。
张敦(作家,大学教师。出版小说集《大发的兔子》。被评为第三届“河北十佳青年作家”。河北文学院签约作家、大益文学院签约作家)
《小黄牛的假期》写的是一头小黄牛调皮捣蛋的事情,有很多生动的细节,尤其是写到小黄牛脱缰后的样子,真是形象极了。后面爷爷对待小黄牛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从而引出主题:对待生活,我们要有爱心。看似写牛,实际上是写爷爷。我觉得这个主题隐晦了些,如果再突出些,就更好了。
李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译注《陶庵梦忆》。曾获“2015 年华文最佳散文奖”、林语堂散文奖、湘江散文奖等)
《小黄牛的假期》是这三篇中最让我欣喜的。“伤人乎,不问马。”圣人孔子的这句话,表达了“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思想,而孟子则进一步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观点。今天,我们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倡导以人性的眼光去看待自然与生命。在《小黄牛的假期》里,我感受到了这一点。《小黄牛的假期》就像一篇童话,又像一则寓言,从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一个老人与小黄牛的故事,十分真实,十分温馨,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大爱。
王亚(作家、教育工作者。出版有散文集《茶烟起》《声色记》《一些闲时》《此岸流水彼岸花》《今生最爱李清照》等,编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语文四维阅读》等)
《小黄牛的假期》写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小黄牛如同一个顽劣的孩童,作者将它糟蹋菜园的“淘气”、面对王大爷的“蛮横”、靠近爷爷的“温顺”都写得颇为生动,情感质朴又含蓄。
周李立(小说家、编辑。出版小说集《透视》《丹青手》《八道门》《欢喜腾》《黑熊怪》等。获汉语文学女评委奖、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等。现为作家出版社编辑)
《小黄牛的假期》将小黄牛的顽皮淘气写得十分细致,王大爷和爷爷套牛的过程充满了画面感,展现了作者使用动词的功力。本文实写小黄牛的一次闯祸,暗写亲情关系,已有“复调小说”的韵味——“你放假的时候经常在家里捣乱,我不也没揍你?”作者通过爷爷的这一句,水到渠成、云淡风轻地完成了全文的立意。
进《初中生》微信商城,购买“千金作文”合集《月亮的印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