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公主越来越独立接下来该轮到她们拯救王子了

2016年度迪士尼出品的最后一部动画长片《海洋奇缘》上映了。延续了最近几年迪士尼公主越来越独立的风格,片中的女主角独自完成了自己拯救自己的旅途,没有王子、没有其他人,除了一位半人半神的大叔和一只鸡……

无独有偶,近日由艾玛·沃特森(Emma·Watson)主演的真人版迪士尼动画《美女与野兽》的预告片上映,同样在网上掀起关注热潮。故事中的“英雄”也不再是以往的王子,而是美丽的姑娘贝儿(Belle)。

沃特森说:“我们为贝儿(Belle)设置了一个背景,她发明了一种洗衣店,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看书而不是洗衣服。”

这几年迪士尼动画中公主形象的变化正在重塑人们对于女性在社会文化中的角色、地位的认知,也有人认为这是“女权主义”的一种体现。那么,站在女权主义者的视角,我们再回顾一些以往迪士尼的经典,会有一番全新的感悟。

去年,布里斯托老维克剧团(Bristol Old Vic)上演了一版性别互换的《睡美人》,试图重新演绎这个有些性别歧视的故事。故事中的女英雄拥有保护和拯救男性的能力和勇气,除此之外了无牵挂。看这部剧非常有趣,是一种对父权社会的反抗。是啊,倘若要让“睡美人”拥有女权精神,你就得让她醒着。

同样地,“灰姑娘”需要彻头彻尾的全面改变。之前一直有人问,“除了灰姑娘的脚小这一事实,我们还能通过其他方式找到她吗?”,可是这不正反映了男主角的不可靠吗?连找个心上人都这么不利索。由此可见,在旧时代,对于伴侣的选择是贵族男性的特权,虚伪霸道,且丝毫不加以掩饰。真正的爱情,需要的是相互选择,这才是关键。

只差那么一点点,“白雪公主”本可以走出一条独立自救的路线:背井离乡,独立生活,和七个小矮人以及各种动物们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毒苹果,“白雪公主”本有希望成为最早的女权主义动画。

资深老戏骨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曾经批评迪士尼动画有严重的“性别执着”,《小美人鱼》就是对此的最佳诠释。为了只见过一面的男人,她愿意放弃动人的声音和自由,追随他,却眼睁睁看着他和别人幸福地生活。倘若让这个童话以一种女权主义姿态呈现,就应该让王子追随“小美人鱼”。这样,他就会失去他的王位,甚至会长出鱼鳍。或者允许他仍然拥有自己的声音,但却面临着在大海中无法发声的命运。

然而,纵观这些童话故事,所有的反派角色也都是女性,邪恶的女性为可怜的女主人公制造了种种麻烦。《白雪公主》中的狠心皇后对公主赶尽杀绝,《灰姑娘》中恶毒的后妈各种虐待灰姑娘。真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如果我们真正想要改变这种叙述模式,除了让公主更独立,也必须相应地改变反派的性别,比如更多地设置“继父”、“男巫师”欺负他们的儿子、对男主人公施咒的情节。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