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灰姑娘而言,它有许多个版本,从2500年前古埃及的洛庇多斯原型开始,它一直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母题,基本故事情节大体类似:
出身社会地位低下甚至是遭受迫害的女性,最终上位获得爱情与地位。但这个获取爱情和地位的过程,早期版本却大多血腥而暴力。是经过700多次改编后,“灰姑娘”才最终变成了现在这样不仅毫无血腥感觉,甚至还带有一些纯净柔情的故事
1636年,意大利人乔姆巴迪斯塔·巴西尔在其作品《故事集》(又名《五日谈》)中讲了一个灰姑娘的故事:一个叫齐左娜的小姑娘,和保姆一起策划设计了一个死亡陷阱,目标是她那恶毒的继母。故事里还说,她一开始就被人看出有杀人倾向。然后,她成功诱杀了继母。她想办法引诱继母去看一口旧箱子,然后让沉重的箱盖倒下来,压断了她的脖子。
继母尸骨未寒,她就说服自己的父亲,让他娶了保姆。但这并没有让她的好日子持续多久,因为,保姆和保姆带来的6个女儿,主宰了这个家。至于小姑娘,就被打发去做清洗等杂活了。因为日复一日地洗炉子,她把自己弄得全身乌黑,于是有了个外号“煤灰猫”。
不幸跟幸运总是交替,正当“煤灰猫”觉得自己灰暗的日子似乎没有尽头时,却又意外得到一棵有魔力的椰枣树。
藏身于器物中,等待有缘的凡人,并帮发现者完成心愿的仙人,又是世界无论东西方都有的一个共通口述故事母题。他跳出来后,也表示可以让她实现一个愿望,她念的咒语是:
国王在舞厅外面铺下一排沥青,灰姑娘的一只鞋刚好就粘上了。他开始在全王国内寻找,在每个女人的脚上试这只鞋,直到最后才找到这户人家。
因为要试鞋,继母的女儿当中有一个大一点的姐姐就悄悄走进卧室,显然,她想顶替妹妹的名额。然而,无论她用什么办法,都穿不上那双鞋。而后,她母亲找到一把刀,说“把你的脚趾头砍下来,如果成了王后,你也用不着再在地上走了。”
姑娘照办了,就这样忍着痛把脚挤进去了,然后被幸福的王子扛上马背,远走准备结婚去了。可是,他们经过灰姑娘亲生母亲的坟头时,突然有两只鸟儿唱起歌来:回头看,回头看,鞋上在滴血,鞋子太小了,身后的新娘可不是你要找的。他回头一看,果真看见鞋子在滴血。于是,王子回到那个人家,让继母带来的另外一个姐姐来试。继母又提出类似的主意。这次,姑娘削掉了自己的脚后跟,忍住疼痛不作声,终于又跟王子一起骑上了马。鸟又唱同样的“回头看”歌。“王子回头一看,果真就有血从她鞋上流下来,袜子都染红了。”他又回去了,最后找到了亲爱的灰姑娘,当王子最终找到灰姑娘辛德瑞拉的时候,灰姑娘还不忘记让小鸟去啄两姐妹的双眼。用以报复当初她俩对自己的欺负。
原版的故事里,那个村庄鼠患泛滥。一个身穿七彩布衣,手持魔笛的男人前来,提出要帮村庄消除鼠害。村民同意,如果真的实现,则愿付出巨大的代价。那男人实现了。他吹奏起魔笛,驱赶了群鼠。但当他回来索要报偿时,村民反悔。笛手决定驱赶孩童。在后来很多版本中,笛手驱赶孩童进入村外的洞穴,有一位村民最终同意付出报酬,他也归还了孩童。而在阴暗的初衷里,笛手引导孩童入河,除了一个掉队的瘸腿小男孩,其他都淹死了。
迪士尼版本的《海的女儿》中:人鱼公主变成人和王子结婚了。但在安徒生的最初版本里,人鱼公主目睹王子和公主结合,绝望地离开。因为魔咒中,只有用剪刀刺死王子,她才能获救。她没有照做,而是跃进大海,悲伤地变成了泡沫。后来,安徒生对童话做了修改,新的结尾中,她没有变成泡沫,而是成了上帝的女儿。可无论如何,她依然死去了。
在白雪公主的故事中,原始的童话版本中,皇后要求当晚食用白雪公主的肝脏!另外,白雪公主并没有因为一个充满法力的吻醒来,她被带回了城堡。至于白雪公主“尸体”的用途并没有交代,留给人们想象的空间。最后,王子为了给白雪公主报仇,婚礼上,邪恶的皇后被迫穿上了被火烧的滚烫的铁鞋跳舞,一直跳到死为止。
这则童话的修改版本不是出于净化丑恶的初衷,而是更加恐怖。在原始故事里,侏儒怪帮助一名濒死的女孩,将稻草变成金子供她看病。但他要求女孩交出她生的第一个孩子作为报酬。当这天来临,女孩不愿交出孩子,侏儒怪告诉她,如果能猜出他的名字,也能放过她。女孩记起了以前在火堆边无意中听到侏儒怪的,答出了他的名字,侏儒怪火冒三丈地走掉了。改编后,结尾变成侏儒怪肆意践踏和撕扯自己的左右臂膀而死。
小男孩妈妈死去了,继母对他不好,但是小男孩和继母生的妹妹相处得很好。继母因为小男孩的爸爸有了外遇就把小男孩杀死,做成汤让他爸爸吃了。妹妹把小男孩的骨头收集起来埋在他妈妈种的杜松树下,小男孩变成了一只鸟,后来杀死了继母,把继母做成了汤,让爸爸吃掉了,爸爸还说“肉太老了”。最后小男孩和妹妹还有爸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格林童话》中最家喻户晓的故事之一《非特歇尔斯鸟》(也叫《怪鸟》)里同样充满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成分。被魔法师迷拐走的女孩儿禁不起诱惑打开了魔宫里的那扇禁忌之门,她在里面看到的是“一只大血盆放在中间,里面装着砍碎了的死人,旁边还有一个木砧,上面放着一把发光的斧头”,惊吓之余,她手里的信物掉进血盆里,怎么也洗不干净,结果被回来的魔法师“推倒、抓着她的头发拖到房间里,在木砧上砍下她的头,把她砍碎,血流到地上,然后把她扔到盆里和别的死人放在一起。”
在这个童话的法国姻亲,著名的《蓝胡子》里,新娘子打开门时发现自己的夫君蓝胡子不仅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盗,更在之前梅开六度,只不过他的几个前妻都已经被砍碎剁烂,扒皮抽筋挂在墙上,这个故事连《格林童话》的作者格林兄弟本人都觉得太过血腥,以至于只在初版本中出现过一次后,再版时就把它彻底删除。
在数以千计不曾被格林兄弟收入童话故事集的民间童话里,谋杀与的成分更是俯拾皆是。一则名叫《花盆》的童话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何谓“死了都要爱”——哥哥因为厌恶妹妹的心上人,而把对方的脑袋砍下来,藏在妹妹种的玫瑰花盆里,于是这个“苍白的头颅”成了上好的肥料,滋养爱情之花茁壮成长,以这种另类方式更获妹妹芳心(19世纪丹麦童话大王安徒生的经典童话《玫瑰花精》与这个故事类似,只不过按照维多利亚时人的趣味写得更唯美一些而已)。
而在另外一则叫《三只狗》的童话中,一切则反转过来,妹妹在哥哥结婚时,把长钉藏在床垫里想要扎死他。这个童话的另一个版本是妹妹爱上了自己的哥哥,所以把他的心上人看成是绊脚石,意欲除之而后快。被迪士尼公司翻拍多次的童话《美女与野兽》其实还有一个更早的版本,这个版本里新娘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之间的不伦之恋,丈夫总是在新婚之夜化身怪物,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婚床上吃掉新婚妻子。
如果这就是孩子来到人世的第一课,那么这一课的确让人触目惊心。一些人会反驳,称刚才列举的所谓“童话”,豆汤的穷孩子讲的原汁原味的民间传说,而是上流社会沙龙里文士贵妇为排遣无聊编写的道德故事,所以故事里的谋杀和实际上影射的是政坛秘辛和宫闱乱事。
人肉究竟是什么味道?对前面提到的《杜松树》童话里的那位父亲来说,这个问题不难解答,他一个人狼吞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