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出自著名翻译家的精准翻译,契合现代孩子的阅读习惯,又呈现出原汁原味的经典文学。
同样出自天才插画师的优美插画,让人一看就觉的温暖、治愈,与童话内容相得益彰。
这本童话,自出版以来,先后被译成70多种语言,20次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全球畅销5000万册,翻译出版次数排名达到全球第三,仅次于《圣经》和《宣言》!
《小海蒂》是瑞士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被誉为“瑞士安徒生”的约翰娜·施皮里,为提升儿子的阅读兴趣而写的暖心童话,也是给青春期的孩子们一场心灵的洗礼和滋养。
在这个故事里,孩子们可以看到瑞士的绝美高山,也能看到繁华的德国法兰克福;
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感受到作者对儿童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洞悉。她立足于儿童的角度,创作出这部一经问世,便在欧洲儿童文学界引起了极大轰动的治愈童话。
在瑞士,《小海蒂》是他们心中的骄傲。瑞士知名作家洛伊克说:“海蒂已成为瑞士的代言人、代表了自然、纯朴的幸福生活。”
瑞士人民还特别根据《小海蒂》书中的描写,在海蒂的家乡梅恩菲尔德(Maienfeld)还原了小海蒂生活的场景。有海蒂泉(Heidibrunnen)、海蒂小屋(Heidihof)、海蒂村(Oberrpfels)、海蒂之家(Heidihaus)……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海蒂的故乡,看看《小海蒂》这部文学作品的真实还原。
《小海蒂》还是令海伦·凯勒印象深刻的成长励志书,是宫崎骏《阿尔卑斯山的少女》的原型。
可以说,《小海蒂》是全世界青少年都必看的成长必读书。它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和收藏性,扣人心弦的故事给孩子的心灵带来洗礼和滋养,是值得他们珍藏一生的童年礼物。
而市面上,《小海蒂》的版本也是数不胜数,便宜到几块一本,贵到几百元的全都有。但说到内容质量,装帧制作,性价比都相当突出的,咱们今天带来的这个版本绝对算一个。
《小海蒂》自1880年问世以来,已被译成70多种文字,全球印数达5000万册。是西方儿童文学史上一部公认的经典,是青少年的必读书。
小说中描绘的海蒂的家乡已经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世界各地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正络绎不绝的前往那里,去参观海蒂曾经居住过的茅屋。
全世界范围内以《小海蒂》为蓝本翻拍的电影电视更是高达20多部。其中,最早的就是1937年秀兰·邓波儿主演的电影——《海蒂》。
而最新的一部就是2015年由德国和瑞士合拍的《海蒂和爷爷》,豆瓣评分9.0。
这部电影超级唯美治愈:开满野花、可以自由奔跑的高山草甸,阿尔卑斯山顶永远不化的积雪,山间流淌的清泉,湛蓝清爽的天空,洁白无暇的云朵,小海蒂就在这其中自由奔跑……
约翰娜·施皮里,出生于瑞士苏黎世南部的一个乡村,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名诗人。因家庭环境的熏陶,施皮里从小浸染在乡间的诗情画意中,这给她创作《小海蒂》带来了无尽的灵感。
她的肖像也被瑞士政府印在1951年发行的邮票上,以及2009年发行的20瑞士法郎的纪念币上。
2001年,施皮里夫人逝世100周年,瑞士政府则直接宣布该年为“海蒂年”。
不到一岁的小海蒂失去了双亲,在外祖母和迪特阿姨的抚养下,成了一个聪明善良的小姑娘。迫于生活的压力,迪特阿姨不得不将年幼的小海蒂送到阿尔卑斯山上,跟传闻年轻时杀过人的爷爷生活。
从此,祖孙的温情生活开始了。直到有一天,小海蒂又被迪特阿姨送到了法兰克福一个大户人家,给身有残疾的克拉拉做陪读。
而克拉拉就开始通过小海蒂,了解着阿尔卑斯山的美好。但小海蒂又因为太想念爷爷、羊群、高山……患上了梦游症。克拉拉的父亲最终决定将小海蒂送回家……
从瑞士的绝美高山到繁华的德国法兰克福,从纯朴自然的山间生活到都市文明的熏陶渐染,每一次迁徙,小海蒂都是破茧成蝶。然而不论何种处境,她都像一个小天使,给周围的人带去欢乐和温暖。
这个故事无疑是温馨动人的,小海蒂虽然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理想人物,但我们读起来却不会产生虚幻之感,而是从她身上看到了人的本性,看到了人性美。
作者正是通过小海蒂的学习和旅行生活,将穷人与富人,成年与幼年、山乡与城市等各具风格的世界联系起来,谱成一曲童心美的颂歌,让孩子们以爱去待人处世。这正是青少年们需要拥有的美好品质。也是这个经典的治愈童线.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和教育性
《小海蒂》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佳作,除了主题为世人所崇尚、内容感人至深以外,作者文笔之优美、描写之细腻,也着实令人叹为观止,它让我们在读的过程中能够身心愉悦,并获得极高的文学滋养。
比如这篇故事里,那些随处可见真实感人的生活场景描写和恰到好处的艺术细节刻画:
喜欢放羊而不喜爱学习的牧羊童彼得,善于启发和引导孩子的克拉拉的奶奶等形象也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说里的人物,不论成人与儿童都形象丰满,富于立体感。这都是值得我们孩子学习和模仿的写作技巧。
她人在法兰克福,心却总想着阿尔卑斯山的人们。悄悄背着塞斯曼家人积聚吃剩的面包卷,准备回乡时带给瞎眼老奶奶,等等。
这些细腻动人的细节描写,都刻画出了小海蒂那颗金子般的心,更能体现出作者的感情之细腻。
当然,最令人向往的还是作者以深厚的感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以阿尔卑斯山优美的风景为背景,用极其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阿尔卑斯山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朴实淳厚的风土民情以及海蒂对美好家园的热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好的阿尔卑斯山画卷。
就目前来说,我国已经出版的《小海蒂》版本也不计其数,质量也参差不齐。但很多一部分都制作的非常不走心,比如排版密集,翻译粗糙,插画美感尽失,纸质粗糙等,让孩子失去了阅读的乐趣。
而咱们这个版本,确是难得的精美之作。光是插画就甩市面上很多书一大截了。它的绘制者是法国插画师利蒂希娅·津克。
这位插画师被欧洲媒体誉为“巴黎天才插画师”。她的插画用色干净、清爽,线条柔和,透出一种阳光充沛的午后慵懒感。她热爱绘画生活中逐渐消失的风景,田园风格的房子,喜欢用温暖的色调构筑一个治愈人心的童话世界。
《小海蒂》译本虽然有很多,但像咱们这个版本一样,专门为孩子精心定制的却很少。
这个版本的翻译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朱碧恒老师,她也是著名翻译家郑克鲁的妻子,译著有咱们非常熟悉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秘密花园》、《安妮日记》等。
而对于这本《小海蒂》的翻译,朱碧恒老师更是从孩子的接受能力出发的,仔细斟酌、完善每一个字、每一处用词,力求契合现代孩子的阅读习惯,呈现原汁原味的经典文学。
可以说,她的翻译更贴近原文,译文的风格也颇受读者的好评。所用语言亲切自然,措辞严谨却不乏生动有。